有研究证明,传明酸这种纤溶酶系统抑制剂,能够帮我们安抚住爱炸毛的黑色素细胞,从而起到源头美白的效果[5,6]。
同样在黑色素生成阶段,还有一个更厉害的捣蛋鬼——酪氨酸酶,它既是我们变黑的「加速器」,又是黑色素生成的原材料之一。
这个时候就得派 377 来救场了,这类酪氨酸酶抑制剂,能把捣蛋鬼变懒,参与反应的酪氨酸酶不活跃了,黑色素合成反应相应减少,我们自然就白了[7]。
黑色素生成反应已经开始,也能靠维 C 这类抗氧化成分来对抗暗沉。维 C 及其衍生物,能对抗自由基,自由基这个坏家伙也参与黑色素形成,减少自由基自然也能提亮肤色。
翻过黑色素转运这座大山
——拦截阻挡
黑色素形成后,要从黑色素细胞里出来,进入附近的角质细胞,并停留在这个角质细胞的细胞核上。做完这些,黑色素才算找到自己的「工位」,让我们肉眼可见地变黑了。
我们可以通过使用烟酰胺这类成分,人为地在黑色素细胞与角质细胞间设置障碍,阻断黑色素的转运[8],让已经生成的黑色素不显现出来。
翻过黑色素代谢这座大山
——加速更新
当黑色素已经让我们看上去黑了好几个度,也还是有办法白回来的!我们「黑化」角质细胞就像被涂黑的白纸,翻过这页,不就是一张未被涂鸦的白纸了嘛!
使用酸类成分这样的皮肤更新加速剂,能加速角质代谢,帮角质细胞更快地翻篇,我们的皮肤又白回之前的样子。
有的成分可能同时兼备多种本领,比如 4-MSK,前瞻研究显示,它既可以在黑色素生成阶段,抑制酪氨酸酶;又因为成分结构和水杨酸类似,能加速黑色素代谢,可以在多个阶段对抗黑色素[9]。
美白精华千千万,可以是某一种成分独自和黑色素 PK,也可以有多个美白成分联合作战,这些专业研发、高能配方、强功效的「高配美白精华」,能在黑色素产生、转运、代谢多个阶段起效的开挂型选手。
-广告-
说到「高配美白精华」,不少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 HAKU 淡斑精华,m-传明酸和 4-MSK 两种成分组合,能在黑色素产生源头干扰生成。
同时,人体实验报告显示,持续使用还能促进黑色素代谢,即使人已经变黑,也能白回来[10]。
图片来源:品牌提供
城野医生闪光瓶也属于上面说的「高配美白精华」,里面的 W377 不仅能像 377 一样抑制酪氨酸酶,阻碍黑色素生成;配方里添加的维 C,还能辅助提亮肤色,淡化暗沉。
除此之外,城野医生闪光瓶里还添加了烟酰胺,能够在黑色素转运过程中,挡住黑色素显形的路。
图片来源:品牌提供
现在,你有一个免费赢得这些「高配美白精华」的机会,天猫国际和丁香医生即将共同发起成分党护肤知识考卷,答对的深度玩家,还有机会免费获得 100 款精华的奖励。
9 月 23 日,天猫国际官方微博将会全网首发「第一届全民肌肤大考」考卷,只要答对 12 道考题,就有机会参与终极大奖抽奖!美白题都已经悄悄透露给大家了,快来参加吧!
图片来源:品牌提供
9 月 23 日~9 月 28 日,打开淘宝 App,搜索「超级进口日」,就能更快拥有这些「高配精华」啦!
本文合作专家
拓 江
复旦大学皮肤病学博士
皮肤科主治医师
本文审核专家
曾相儒
皮肤科医生
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
邱 磊
整形外科医生
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
参考文献
[1] Dorr RT, Dvorakova K, Brooks C, Lines R, Levine N, Schram K, Miketova P, Hruby V, Alberts DS. Increased eumelanin expression and tanning is induced by a superpotent melanotropin [Nle4-D-Phe7]-alpha-MSH in humans. Photochem Photobiol. 2000 Oct;72(4):526-32. doi: 10.1562/0031-8655(2000)072<0526:ieeati>2.0.co;2. PMID: 11045725.
[2] [2] 崔健,正常人皮肤黑素细胞分布的观察,中华皮肤科杂志 1989年第22卷第2期
[3] 赵辨,《临床皮肤病学》2001年4月第3版:31-32.
[4] 李溯,丁劲松.黑色素生物合成与酪氨酸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.中南药学,2013,11(4):278-282.
[5] 王雪, 赵小峪, 周泽荃,等. 氨甲环酸在治疗黄褐斑领域中的应用进展.药学研究, 2020,39(6): 348-354.
[6] Maeda, Kazuhisa, and Yasushi Tomita. "Mechanism of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tranexamic acid on melanogenesis in cultured human melanocytes in the presence of keratinocyte-conditioned medium." Journal of health science 53.4 (2007): 389-396.
[7] 闻人庆,陆伟宏,严春霞,等.酪氨酸酶活性与黑素生成关系的基础及临床研究. 中国美容医学 2014 年 12 月第 23 卷第 23 期:2028-2031.
[8] 解士海,马鹏程,陈志强. 黑素转运机制研究进展.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,2004,30(3):179-181.
[9] Ando, Hideya, Mary S. Matsui, and Masamitsu Ichihashi. "Quasi-drugs developed in Japan for the prevention or treatment of hyperpigmentary disorders."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11.6 (2010): 2566-2575.
[10] Ito S, Wakamatsu K. A convenient screening method to differentiate phenolic skin whitening tyrosinase inhibitors from leukoderma-inducing phenols. J Dermatol Sci. 2015 Oct;80(1):18-24.
策划制作
策划:哑铃 | 监制:钢化玻璃心
插画:坂尼 | 封面图来源:坂尼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