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后脚访美访华,澳大利亚对中国“做两手准备”?

2601 Views

观察者网:从2017年年中开始,澳大利亚特恩布尔政府和莫里森政府盲目跟随美国,全方位地破坏与中国的双边关系。不过,去年上台的阿尔巴尼斯政府有意修复与中国的关系,中澳关系逐渐回暖。

与往届政府相比,阿尔巴尼斯政府在对待美国和中国的态度上有何相同之处?又有何变化?阿尔巴尼斯想要平衡与中美的关系,能做到吗?

陈弘:首先,澳大利亚对外政策的基石是澳美同盟,这点肯定不会变。出于传统、政治和所谓的“国家安全”,它肯定和美国保持非常紧密的关系。

那么在这过程中,澳大利亚如何处理和中国的关系?

过去莫里森政府盲目追随美国,这确实给澳大利亚带来很大的代价,在过去几年里面受损的不单单只是中澳关系,对于澳大利亚本身也造成了严重冲击。

比如说,澳大利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,莫里森政府造成了国内社会在中国问题上的严重撕裂,因为澳大利亚毕竟有130万华人。其次,澳大利亚一些政府高官去年上半年还在说“和中国必有一战”,“和中国作战的战鼓已经敲响”,这样的叫嚣把澳大利亚自己放到了中国的打击目标之内,反而给澳大利亚的安全带来严重风险。

当地时间9月22日,象征中澳友谊的“友谊桥”落成剪彩仪式在澳大利亚悉尼市中心的谊园举行。 图自IC Photo

所以,它如果不计成本、代价地追随美国,对自己来说真的是没有任何好处,有政治智慧的、理性的领导人对此应该有正确的认知和判断。

很多声音说澳大利亚没有战略自主,没有独立外交政策,实际上我是不同意的。它在看问题的时候,实际上取决于怎么样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,无论政治利益还是经济利益。

当然少数情况下,比如莫里森,他真的是偶然的、黑天鹅式的例子。莫里森也在赌博,因为看到了特朗普这样一个人物,他几乎是在澳大利亚复刻了特朗普式的外交行为,做出了许多缺乏理性、突发奇想、莫名其妙的举动。

但是阿尔巴尼斯上台之后,我们看到,澳大利亚一方面还是坚持和美国之间的合作,同时不遗余力地推进和中国关系的改善,甚至进入了升温阶段。短短一年时间能够让中澳关系发生180度的转变,应该看得出,阿尔巴尼斯有他的外交理念和政治智慧。所以说,他想要平衡澳大利亚和中美之间关系,是能够做到的。

那么接下来,美国肯定会对澳大利亚有这样那样的要求,希望它能够在美国的对华战略中充当棋子,问题是澳大利亚怎么做,多大程度上愿意扮演这样的角色?它肯定和美国的战略有一定的同步性,但是能不能真正同步,还是简单地跟上节奏,而不至于过分地掉队?

所以前面谈到的,新西兰现在在许多情况下能够做到这一点,甚至有时候会说“五眼联盟缺一只眼”,发生“四缺一”的情况。当自己的国家利益和美国的战略发生冲突,那么显然应该把自己的国家利益放在首位,这一点澳大利亚确实需要向新西兰学习。

观察者网:在经历波折之后,中澳关系持续回暖,我们应该如何务实地看待、定位和规划中国与澳大利亚的交往?

陈弘:实际上中国和澳大利亚的交往在许多领域是大有可为的。1850年代,澳大利亚发生淘金热,大批中国人前往澳大利亚成为最早的中国移民,也成为了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交往的纽带和桥梁。

因此在建交之前,两国之间的民间交往始终没有断过,甚至在一些关键时候,澳大利亚方面仍然能够和中国保持比较积极的关系。

比如中国遭遇三年自然灾害,澳大利亚当时顶住了美国压力,向中国增加出口小麦,这是在前年刚刚解密的情况。我们有时候会听到澳大利亚一些极右声音,非常刺耳,但是具体做法还是相对比较理性的。

今后中澳交往关键在于务实地、建设性地处理两国关系,中澳在2014年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,尽管在莫里森政府时期这种关系名存实亡,但是我们现在还是要明确强调双方是“伙伴”。

中方的态度很清楚,始终不要求澳大利亚选边站队,不像美国那样要求澳大利亚和自己保持高度的一致性。澳大利亚和任何国家建立这个同盟、那个伙伴关系,中国不会抱有任何立场和态度,因为澳大利亚作为主权独立国家,它有自己的选择。

但是任何同盟关系、伙伴关系不能够以中国作为代价,不能以中国作为打击目标,中方在这方面的立场态度非常明确。

所以到目前为止,中国采取了非常务实的态度,在处理贸易纠纷、政治上的领事事务纠纷等方面采取了灵活做法,妥善解决了许多问题。中方在最大的原则性下,展现出了最大的灵活性,所以才能够推进两国关系的改善。

但是单靠中国的善意是不行的,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,澳大利亚也要通过本国的内在动能来维持和推动中澳关系发展。

聊聊弱口令的危害
天涯明月刀真武怎么玩,真武职业玩法心得